第(2/3)页 他抬头看着那张巨大的白纸,将杯中酒一饮而尽:“为赋新词强说愁,而今识尽愁滋味,这次文会,我想请大家探讨的,是这首词前后的变化。” 从年少不懂忧愁,为了写愁而强行装懂。 再到后来体会到忧愁后想说却又说不出,这前后的变化才耐人寻味。 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愁字,我在这首词里还看到了人生。”东方木放下酒杯,绝佳的天仙醉喝进嘴里此时此刻却让他没有什么享受的余味。 其他人都是皱起眉头思考着,东方木说的话他们自然也想过,毕竟在场的每一位文才都做不得假,这首词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他们自然也看得出来。 在年少时什么都不懂,总以为这件事本该这样,那件事本该那样,等到以后真的经历了才明白原来很多事都是说不清楚的。 就像少年时候的我们本以为什么都不会变,挚交好友,生死兄弟,一个包子可以分成三份,一两银子也可以分成三份,可等到成长以后,不知不觉间才发现,好似什么都变了。 这首词在说愁,在说人生,并以此可以延伸出太多思考。 东方木接着开口:“忧愁也好,人生也好,道理也好,天下也好,其实都可以在这首词里议论着。” 在场很多人目光开始发生变化,原本就认真的心思开始变得略微沉重,这场文会,并不简单。 在场大多数人都是年轻人,十七八岁,二三十岁的年纪,正是对这个世界报以热忱的时候,对朝堂上,对天下事都敢嬉笑怒骂,肆意评价。 可若是等几十年后再回首此刻的自己,是否还会觉得这时候的自己是对的呢? 这话题不小,天香阁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,并没有人冒然开口。 “其实也可以从变化入手。”陈逸之忽然开口,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 他将花生放进嘴里,就着一口天仙醉,抬手指着那幅字帖道:“东方公子的角度自然深奥,可探讨这首词未必一定要从感受入手,也可试着去理解变化。” 变化? 有人微微点头,若有所思。 陈逸之接着道: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如今识尽愁滋味,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变化,东方公子想表达的是如今的我们对世界对天下,对诸多事物的了解并不深厚,只是流于表面,所以要慎言谨行,可事实上我们就是年轻人,如果一个年轻人做事考虑都和那些活了几百年的老怪物一样,那年轻这两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?” 第(2/3)页